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自然資源部、商務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《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-2026年)》(以下簡稱《工作方案》)。

《工作方案》提出,2025-2026年,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%左右,經濟效益保持向好態勢,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.5%左右,銅、鋁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,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,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,綠色低碳、數字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。
《工作方案》明確了五方面工作舉措。
——促進資源高效利用,提高資源保障水平。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,加強銅、鋁、鋰、鎳、鈷、錫等資源調查與勘探,形成一批找礦新成果。完善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方式,科學有序投放礦業權。支持低品位、共伴生、難選冶資源綠色高效采選冶技術及裝備攻關,提高資源回采率、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。
——強化產業科技創新,提升有效供給能力。圍繞重點產業鏈需求,推動超高純金屬等高品質原料、銅合金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、貴金屬功能材料、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關突破,提升鋁合金及鎂合金結構材料、硬質合金及制品等產品綜合性能。
——擴大有效投資,促進行業轉型升級。依法依規加快礦產資源開發項目進程,推進氧化鋁、電解鋁、銅冶煉、鉛冶煉、鋅冶煉等行業節能減污降碳改造。規范開展赤泥、鋰渣、高鋁粉煤灰等大宗固廢的安全處置及資源化利用。開展“人工智能+有色金屬”行動,加快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。加快研制銅、鋁等重點產品質量追溯、質量分級、質量控制能力等質量管理標準。積極參與鋰、稀土、鎂等行業國際標準制定。
——推動大宗金屬消費升級。圍繞新興產業,加快高純鎵、鎢硬質合金、全固態電池材料等高端產品應用驗證,推進前沿材料創新應用。
——深化開放合作,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。指導和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國外不合理貿易限制措施,引導高端新材料及制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合規出口,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。優化銅、鉛、鋅等礦產國際合作模式,支持有色金屬企業與國外礦企、運輸企業簽訂長期采購協議,加大陽極銅、氧化鋁等初級產品進口。支持符合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開展銅精礦等加工貿易。
下一步,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強化央地協同、部門聯動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扎實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,更好支撐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。
注:本文來源于《中國礦業報》2025年9月30日1版
原標題:《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明確加強銅鋁鋰鎳鈷錫等資源調查與勘探
圖文如有侵權,敬請聯系刪除
